12月8日,記者走進博賽集團阿壩鋁廠,發(fā)現這里就像花園一樣成排的綠化樹、圓球形的照明燈、星級賓館一樣的辦公大樓、干凈整潔的生產車間、寬敞明亮的食堂、公寓式的職工住宿樓、現代化的職工電教室、設施齊全的文化娛樂中心、物品豐富的便民超市、體育娛樂場所……讓記者不敢相信,這就是3年多前幾乎被“5·12”地震完全摧毀的工廠。
3年前的12月12日,阿壩鋁廠正式恢復生產,這一幕仿佛就在眼前。短短3年,阿壩鋁廠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成為阿壩鋁廠廠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讓歷史見證未來,也許從阿鋁人的敘述中最能佐證他們夢想成真的答案。
“我實實在在感受到了工廠的變化”
采訪對象:黃長清阿壩鋁廠鑄造車間職工
在阿壩鋁廠鑄造車間,記者看到的是熱火朝天的生產場面,來回穿梭的鋁錠轉運車和堅守在儀器儀表前的工人……記者見到黃長清時,他正在檢查生產情況,50歲的他看上去很年輕。
17年前,家住阿壩鋁廠附近的漩口鎮(zhèn)瓦窖村的黃長清開始在阿壩鋁廠工作。他記得,在他工作的七八年間,廠里鋁錠的年產量只有1.4萬噸,最多時發(fā)展到1.8萬噸。2006年博賽集團收購了這個破破爛爛的工廠,他看到了希望所在。沒想到剛建成11萬噸生產線,就遭受了“5·12”地震。
“工廠成為一片廢墟,我簡直心灰意冷了。沒想到震后短短7個月,我們的11萬噸生產線重建成功并恢復生產。2010年11月10日,二期9萬噸生產線投產?,F在,20萬噸鋁合金加工生產線正在加緊建設,其中5萬噸電工圓鋁桿兩條生產線已經試產。真沒想到,會有這樣大的變化。”黃長清感嘆道。
他說,他一家上上下下九口人今天的生活這么好,全是托了鋁廠的?!,F在他的兒子和兒媳也在鋁廠上班,兒子是維修工,兒媳是一名天車工。
“我2008年的月平均工資拿到1800多元,2009年拿到2000元,2010年拿到2200多元。除去工廠給他買的五險一金,今年我每月的工資2500元!這也是沒有想到的。”與黃長清交談,“沒想到”經常出現在他的話語里。
除此之外,工廠每天中午還給所有職工提供免費午餐。“三菜一湯,感覺伙食比家里還好。”黃長清說。
在黃長清眼里,工廠的振興已經與他及他家的命運聯系在了一起。
震后,靠著他們一家三口在鋁廠的收入加上貸款,他家修起了兩棟樓房,“寬敞得很,有10多間房子,1000多平方米,住不完的就出租出去……”黃長清說這話時嘿嘿地笑著。
“我只有拼命工作才對得起這個廠子。”去年他被授予“四川省第六屆勞動模范”榮譽稱號,也為全廠職工樹立了學習的榜樣。
“20萬噸鋁合金加工項目讓工廠兵強馬壯”
采訪對象:曹文琦阿壩鋁廠黨委書記、廠長
震后,工廠每年一個大跨越。阿壩鋁廠廠長曹文琦感覺這幾年阿壩鋁廠在“跑步前進”。一、二期共20萬噸電解鋁生產線建成投產后,最大的一個動作就是20萬噸鋁合金加工生產線(包括5萬噸電工圓鋁桿、15萬噸鋁合金圓錠)的建設。據曹文琦介紹,20萬噸鋁合金加工項目達產后,預計可新增200個就業(yè)崗位,實現產值15億元。“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它帶來的效益相當于目前工廠的"半壁江山"哩!它的建成投產真的使工廠更加"兵強馬壯"。”
今年9月到11月,阿壩鋁廠5萬噸電工圓鋁桿兩條生產線已先后開始試生產,預計明年1月就能夠正式投產。投資近6800萬元的15萬噸鋁合金圓錠項目的前期工作已于10月份結束,目前正在加緊建設廠房及設備添置,因涉及邊坡治理、供水系統(tǒng)等建設,預計明年7月建成投產。屆時,阿壩鋁廠原有電解鋁產能20萬噸,加上鋁合金產能20萬噸,產值能夠實現45億元,增加利稅2億元。
據曹文琦介紹,2010年,阿壩鋁廠實現銷售收入19.71億元、工業(yè)總產值16.99億元,同比增長137%,全面實現盈利。今年1至11月,阿壩鋁廠的產值為27.5億元,利潤1.76億元,預計全年上繳稅金有望突破8000萬元。
“節(jié)能降耗增產一舉數得”
采訪對象:畢守文阿壩鋁廠副廠長
記者在阿壩鋁廠電解鋁生產車間沒有看到一點煙塵,廠房潔凈如新。阿壩鋁廠主管鋁合金技術的副廠長畢守文向記者解釋道,這是該廠投資近億元建成的電解槽集中式煙氣凈化系統(tǒng)投入使用后的結果。目前這項工藝在全球也屬最先進的。其原理是,把新鮮氧化鋁輸入集中凈化箱內,利用回收的煙氣二次吸氟,產生載氟氧化鋁。再經過流程進入溜槽,輸送到電解槽焙燒。從中起到節(jié)能降耗,降低氟化氫、氟化鹽消耗,減少氟化氫氣體,從而降低生產成本,每年可節(jié)約資金數百萬元。
談到節(jié)能降耗,畢守文著重談到5萬噸電工圓鋁桿、15萬噸鋁合金圓錠生產線的建設。他說,我國眾多電解鋁廠都是用原鋁水澆鑄成鋁錠,而下游的鋁加工企業(yè)要把電解鋁廠生產的鋁錠重新溶化后才能加工鋁合金產品。而重溶原鋁每噸要消耗60-80%公斤柴油或65-85立方米天然氣,鋁的自然燒損還有3-5%,同時還排放了溫室氣體。
而直接用電解鋁水生產電工圓鋁桿、鋁合金棒不僅可以為下游企業(yè)生產現成的鋁合金產品,還可以節(jié)省鋁錠重熔約1%的燒損和重熔的能源消耗,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每噸鋁合金產品可節(jié)約成本300元左右,節(jié)約13噸標煤。將大大提升企業(yè)競爭實力和市場占有率,這真是節(jié)能降耗增產一舉數得。”畢守文驕傲地說,目前,包括世界500強“富士康”在內的多家公司已來考察,尋求合作發(fā)展機遇。
“我們的目標是五年創(chuàng)百億企業(yè)”
采訪對象:陳國友博賽(礦業(yè))集團副總經理
作為民營企業(yè)的阿壩鋁廠,通過幾年的建設,目前已成為阿壩州最大的工業(yè)企業(yè)。三年重建任務兩年全部完成、工廠三化(綠化、亮化、美化)全面實施、下游產品前景美好,這些都讓阿壩鋁廠的帶頭人博賽(礦業(yè))集團副總經理陳國友看到了阿壩鋁廠扎實前進的步伐。
讓國友感到最欣慰的是,鋁廠電解鋁年產能達20萬噸,年產值超30億元,五年增長十倍有余,其經濟效益十分顯著。員工人數也從過去的不足400人增長至現在的1200余人,就業(yè)率提高了300%,員工收入逐年增長,2011年人均同比增長15%。阿壩鋁廠的發(fā)展不僅讓當地老百姓生活水平提高,而且對促進阿壩州經濟發(fā)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這一切都是在遭受“5·12”特大地震、“7·3”、“8·20”洪澇泥石流等自然災害后,面臨交通運輸不暢、電力不足、鋁價下降等眾多困難中創(chuàng)造的輝煌成績。
盡管恢復生產經營工作任務繁忙,但工廠仍然堅持開展形式多樣的唱紅歌比賽、職工運動會等文體活動,幫扶困難職工,助學獎勵等措施充分激發(fā)職工活力,構建起了凝心聚力促發(fā)展的良好局面。
但是,陳國友并不滿足眼前取得的成績,他心中有著更大的“盤算”:在發(fā)展生產的同時提高員工收入,到2015年讓員工收入翻一番;到2015年,形成電解鋁50萬噸和鋁型材30萬噸產能;爭取五年以后實現100億元產值企業(yè)。接下來還將準備在茂縣建40萬噸大板錠項目,在阿壩州今后規(guī)劃建設的工業(yè)園區(qū)建下游產品加工廠,將阿壩鋁廠對面的幾百畝山坡全部綠化,將阿壩鋁廠打造成工業(yè)風景區(qū)……
問到為什么有這樣的雄心壯志和這樣的底氣,陳國友回答記者:依托國家實施的安居工程以及未來大量太陽能產品、運載機械所需的鋁材料,鋁產業(yè)前景無可限量。
“恢復重建,不干好,對不起地震中死難的25名職工;現在不做大做強,對不起集團公司和阿壩州人民。”陳國友最后意味深長地這樣表示。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