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頁>> 鋁業(yè)資訊>> 行業(yè)新聞>> 正文 |
全球金屬統(tǒng)計局:基本金屬仍處于短缺狀態(tài) |
來源:中國鋁材信息網(wǎng),更新時間:2007-5-25 8:49:13,閱讀:
|
全球金屬統(tǒng)計局日前發(fā)布最新統(tǒng)計信息顯示,今年第一季度全球基本金屬仍然處于短缺狀態(tài),且部分基本金屬品種處于嚴重缺乏狀態(tài)。與此同時,澳大利亞國民銀行也表示,已將2007年基本金屬指數(shù)平均預估提高至416.5點,較2006年上升36%。 在鉛鋅等基本金屬市場上,全球金屬統(tǒng)計局(WBMS))表示,2007年第一季度全球鉛市短缺達到創(chuàng)紀錄的77,000噸,2006年同期為過剩20,000噸。 1至3月,可報告庫存減少8,000噸至268,000噸。3月份LME庫存略有增長,月末時僅處于34,000噸下方。 全球金屬統(tǒng)計局表示,2007年第一季度全球鋅市過剩119,000噸,可報告庫存增加24,000噸。1至3月礦山產(chǎn)量為255.8萬噸,較2006年同期增長7%。精煉鋅產(chǎn)量增加260,000噸至279.5萬噸,其中亞洲國家(特別是中國)產(chǎn)量增長184,000噸。第一季度全球鋅需求較2006年同期增長28,000噸,其中,增幅最大的為中國和美國。中國需求達到741,000噸,占全球總需求的28%。3月份鋅板產(chǎn)量為950,700噸,消費量為916,400噸。 在金屬鋁市場上,全球金屬統(tǒng)計局表示,2007年第一季度全球鋁市不足達到23,000噸。1至3月原鋁需求超過904萬噸,較2006年同期高出758,000噸。WBMS補充稱,同期鋁產(chǎn)量上升934,000噸至902萬噸,3月末可報告庫存降至279萬噸。 從統(tǒng)計來看,第一季度全球鋁產(chǎn)量同比增長11.6%。其中中國產(chǎn)量增加806,000噸,目前中國產(chǎn)量約占當前全球總產(chǎn)量的32%。中國前3個月未加工鋁凈出口為51,900噸,較2006年同期減少30%。全球鋁需求同比增加9%至904萬噸。3月份原鋁產(chǎn)量為308.5萬噸,消費量為305.3萬噸。 雖然國際銅研究集團預測全球2007年銅市場產(chǎn)量過剩將在176,000噸左右,且表示市場供求差額相對2006年收窄。但是市場看漲的機構(gòu)仍然對銅價抱有很大希望。澳大利亞國民銀行表示,已將2007年基本金屬指數(shù)平均預估提高至416.5點,較2006年上升36%,早先其預測2007年該指數(shù)平均為357.0點,基本金屬指數(shù)是衡量基本金屬總價格的指數(shù) 。 該銀行分析師伯格稱,由于中國需求強勁以及重新儲備庫存,澳大利亞國民銀行預測2007年市場供求趨于合理平衡。他表示澳大利亞國民銀行已將2007年LME平均銅價預估由6,308美元/噸向上修正至6,950美元/噸,較2006年上升3.3%。 此外,伯格表示,4月平均鎳價上漲9%左右至50,452美元/噸。他表示LME鎳庫存仍然偏緊,截至4月底的庫存相當于1.3天左右的消耗量。2007年1至4月平均鎳價為43,550美元/噸,年比上漲181%。伯格稱不銹鋼產(chǎn)量持續(xù)上升推動全球鎳需求增長,鎳供應無法迅速增加。他表示短期內(nèi)供應增加的希望不大,原因是新喀里多尼亞戈羅鎳礦以及澳大利亞雷文斯索普鎳礦等新項目推遲建設。
|
|
|
〖給編輯留言〗〖字號:大 中 小〗〖關閉〗 |
|